【散文】 春风化雨时(杨邦英)
发表时间:           字号:

对我来说,家风就像生命中的春风细雨,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一言一行。我一路走来,父母是我最好的老师,指引我做正确的事,教导我做正直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从记事开始,我就深切感受着父母对家里长辈的孝顺。以前在家的每个周末,无论家里多忙,父母都会抽出时间领着我和弟弟,回老家看望长辈,为他们添置衣物、居家用品,帮着干干农活,陪着聊聊家常。虽然都是些小事,但是父母却说现在日子好了,长辈什么都不缺,常回家看看,多点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道。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和长辈,就很难想象他会有多大的出息。在外公、爷爷相继卧病在床的时间里,父母停下手中的生意,和叔叔舅舅轮流精心照料,直到老人家安详过世。从父母身上,我学会了做人的根本优良品质——孝敬父母。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为人子女,理当恪守孝道。现在,我和弟弟都长大成人,每逢年节假日,无论工作多忙,我们都要赶回老家看望父母和长辈,在向他们尽孝的同时,也争取把孝敬长辈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发扬下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父亲经常勉励我和弟弟勤奋学习的话语。奶奶过世早,留下了爷爷一人带着五个不满十岁的孩子,父亲身为家里的老大,不得不辍学,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随着家庭条件好转,他却劳累成疾。完成学业,这是在他这辈子已无法实现的梦想,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的父亲便将他的梦想寄托在我和弟弟身上。

“你们只有多读书,才有机会走出大山;为了你们能读书,做父母的再苦再累也值得”。由于父亲身有残疾,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父母在村里的供销社开了一个小饭馆勉强维持生计。饭馆主要客源都是学生和民工,父母觉得大家都不容易,有心将菜价定得比较低,所以饭馆利润十分微薄,父母即便起早贪黑、全年无休也才能勉强保障全家人的温饱。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因此影响我和弟弟的学业。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在饭馆忙碌,几乎没时间辅导我们的功课,但对于购买学习资料、上补习班等类的支出,却从未犹豫过,省吃俭用、东拼西凑也要给予我们最大限度的支持……好在我和弟弟都通过努力顺利大学毕业,走出了经济相对贫困的小镇,在大城市安家乐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替父母圆了大学梦。

父母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我和弟弟创造了相对好点的生活环境,却从来不会娇惯我们。每次回家,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我和弟弟从无睡懒觉的机会。凌晨五点左右,就要起床协助父母开始为新一天的营业做准备,拉煤、生火,择菜、煮米,洗碗、扫地等等。从饭馆早上开门到晚上打烊,除了吃饭的时间,全家人基本没空隙休息,我和弟弟一有机会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小时候不懂事,时不时地向父母抱怨,“平时在学校读书是脑力劳动,很苦;假期在家帮忙干活,是体力劳动,更累…”父母总是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没有哪个行业的工作是轻松的,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就不知道珍惜幸福的日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向起早贪黑的艰苦生活告别,就要努力读书,上了大学有了本领才有机会从事一份相对体面、轻松的工作,就不用像我们一样每天过着忙碌、辛劳的生活了”。现在想来,真要感谢当年父母对我们的教诲,正是经历了读书时期在家帮忙经营饭馆的辛苦,我和弟弟才更加珍惜在学校读书的日子,做到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最终在大学毕业后,如愿地走上心仪的工作岗位。

都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小,父母就给我们传递了孝敬长辈、勤学上进、吃苦耐劳等优良家风。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感人事迹,但却朴素而有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深深地融入我们人生,犹如人生的灯塔,在惆怅、迷茫时,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航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