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旋律,都会情不自禁想起我的家乡,那个独特的村庄。大学之前,对于一个从未长时间离开家乡的人那似乎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每当听到电视里或者是别人口中谈论故乡情,我总是不能理解,我的脑海中家乡无非是上学放学的那条路,学校旁边的小卖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像复读机一样每年重复上演着黄与绿的交响曲的农田,以及走到哪里都会碰见的熟悉面孔,那时候,闭上眼脑海里家乡的每一个弯每一个坑每一条小河都在脑子里清晰的浮现着,脚下的路就算闭着眼也能安全地抵达目的地。那时的家乡是那样熟悉……
高中以后,寄宿生活的开启,家乡变成了一周只能回去待两天的地方,在校每天三点一线的日子让自己早已没有精力再去感受家乡的味道,每次在家一待便是一天,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奔跑于山间田园。那时候与从小长大的“家”相距不远,不曾远离,却也无法在脑海中记下那一点一滴的改变,印象中的点滴,似乎从未改变,却又与记忆中不一样了,曾经闭着眼睛也能走回家的路,曾经遇见一定会打招呼的人,在三年间,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似乎每次走过,人和路都变的不一样了,那时的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有什么变化……后来我才明白,在我认为每一次离开的短暂的五天时间,故乡都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原来泥泞不堪的路在人们的努力下变成了一条条水泥大道,那路旁的树在我的每一次离开中由绿到黄再由黄到绿逐渐粗壮,父母的头发也在青丝中添了几缕白发,原来,故乡之于我,从来不是距离,而是时间。
每一个离开故乡的孩子心中都会承载着一份浓浓的故乡情,谁知离开你后再美的风景也都变成了一张张图片。刚上大学时,踏上火车的那一刻都还没有意识到,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那时的我以为我踏上了追梦的路途,将要去一个与故乡完全不一样的地方生活,遥远的未来使我与故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与故乡由原来的一周两次的相见变成了一年两次,每一次归来故乡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一次一个样,仿佛与我脑海里的故乡换了一个面孔,与我之间是那样的陌生,看着曾经那种满了油菜花任我和小伙伴嬉戏打闹的田园如今被改造成了农家乐的鱼塘;曾经时刻张开双臂拥抱每一个学子的学校由于就读人数过少如今也垂下了他的臂膀关上了大门;曾经鱼虾乱串的泥泞河流如今早已被水泥铺盖鱼虾也了无踪影……我心中的故乡如今只是存在于回忆和照片中,变成了一幅幅静态的图片,然而不管故乡怎么变化,她变的始终只是她的外在,她的内心始终从一而终,仍然和小时候那样美好。当我孤独落寞时,她是心中那繁华热闹的大街;当我迷茫不知所措时,她是心头那温暖如春港湾;当我站在胜利的顶端呐喊时,她是我唯一希冀与之分享快乐的曾经。她承载着我的过去又支撑着我的未来,在落寞时给我力量、在迷茫时给我方向、在骄纵时给我安静。
我的故乡,是心中那份小心翼翼为之保留的纯真与质朴, 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小村庄,那质朴的人们的笑颜依然历历在目,她承载了我许多无法代替的记忆,现在的我过着和高中寄宿生活一样的日子,与家乡又变成了一周两天的相见,但是,我不再同高中那样机械的回去再机械的回来,而是每一次回去我总是用力地感受家乡的味道,用力地拥抱她,感受她的柔情与美丽,向她诉说我的开心、讲述我的难过。我以爱去包容、接纳我的家乡,而家乡也为我提供了一片净土,她时刻提醒着我----我从哪里来。